搜索家庭日记:
日记分类: 常用标签:

1-2岁宝宝的语言发育特点

Public xiaoxi2010 写于 2011-12-09

  13-15个月幼儿语言发育特点   孩子的词汇增多了,会说“谢谢”、“您好”、“我们”、“再见”等词了。孩子对语言学习有一种特殊的热情,特别喜欢与成人说话或听别人说话,即使相同的话也喜欢听好几遍,不厌其烦了。   16-18个月幼儿语言发育特点   1岁半的孩子开始认真地学习语言,翻动书页,选看图画,能够叫出一些简单物品的名称;能够指出方向;能够说4—5个词汇连在一起的句子,如:“在桌上”;会有目的地说“再见”;能够按照要求指出眼睛、鼻子、头发等。   1岁半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仍很短,他不会坐下来安静地听你讲5分钟故事。对陌生人会表示新奇,很喜欢看小朋友们的集体游戏活动,但并不想去参与,爱单独玩。喜欢自己所喜爱的玩具,女孩子常会像大人一样抱着布娃娃,开始模仿大人做家务,如铺床、扫地等。   因不用奶瓶吃奶,1岁半的孩子更喜欢吸吮手指了,特别在睡觉之前,躺在床上,一边吸吮手指,一边东张西望。   很难坐下来安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如何调教个性软弱的孩子?

Public xiaoxi2010 写于 2011-12-08

  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点,畏首畏尾、缺乏独立性、过分依恋亲人、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等是性格软弱孩子最突出的表现。在性格形成时期,孩子表现出性格意志的缺陷,父母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帮助、引导。   一、让孩子学会生活,把握自己。  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,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。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,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。   二、让孩子接触同伴,锻炼自己。   心理学家指出,孩子的性格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,这也是纠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径。爱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点,父母要让性格软弱的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,跟着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,耳濡目染,慢慢地得到锻炼。   三、尊重孩子,不当众揭孩子的短。   相对来说,性格软弱的孩子比较内向,感情较脆弱,父母尤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。如果当众揭孩子的短,会损伤孩子的尊严,无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强化孩子的弱点。   四、让孩子大胆地说话。   要做到这一点,功夫还是在父母身上。首先,父母应该戒急戒躁,不能当面打骂、责备,逼迫孩子说话;其次,可以邀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评论: 2

BB小手所暗示的真实想法

Public xiaoxi2010 写于 2011-12-07

  看看宝宝那可爱的小手儿,那些胖嘟嘟,还带着小手窝儿,永远让人无法抗拒的小手!   但是,你知道吗?宝宝的小手不仅可爱,还能传递很多信息呢,宝宝小手的不同姿势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感觉和想法,手势是宝宝与世界沟通的途径之一。举例来说,由于天生的抓握反应,一个仅有几天大的小宝宝就可以紧紧抓住绳子。3个月大的时候,他们就能跟着拨浪鼓的声音,试图去抓那些布制的动物玩具和小瓶子,也许他们还抓不准,但是他们的手指是有目的地朝着那些东西在动。   6个月的时候,宝宝就能通过伸出的小手儿清晰表达他们的意思了——“那里,那里,我要的东西在那里。”他们在视觉范围内看得见的东西,总是兴致勃勃地想抓在手里。这时候宝宝已经能够通过他们的手势让父母理解他们的意思了。当然了,其实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,他们已经掌握这种语言了。   所有的小宝贝儿们都可以通过他们的身体、表情、声音和姿势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意思,然而最好的语言是他们的手语。父母能解读他们的手语,他们就会感到满意。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,很多宝宝不好哄,而且经常哭闹,是因为他们的意思没有被父母理解。比如宝宝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评论: 1

音乐胎教想象和感受都重要

Public xiaoxi2010 写于 2011-12-06

  音乐胎教早已被广泛应用,科学试验证明,孕期经常聆听悦耳怡人的音乐,除了可以帮助准妈妈保持心情愉悦,增进和胎儿的情感交流外,还能促进胎儿身心发育,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和天赋。那么,如何进行音乐胎教呢?据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刘院长介绍,音乐胎教大致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:   根据孕期调整内容   孕早期即妊娠三个月后,宝宝的听觉器官开始发育,这时准妈妈可以选择轻松愉快,诙谐有趣的音乐,帮助消除早孕的烦恼与不适,以获得最佳的孕期心情。   当胎儿四个月大进行音乐胎教时可以选择准妈妈休息或吃饭时进行,在临睡前有胎动的情况下做更合适,每天两次,每次10-15分钟。   孕中期宝宝的听觉器官已经完全发育,这时胎教音乐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,增加轻松活泼,稍快节奏的乐曲,妈妈与宝宝增加互动,您可以边做家务边听。   孕晚期时,准妈妈感觉越来越接近分娩,心理难免会紧张焦虑,而且宝宝的听觉已经接近成人了,这时您应该选择柔和舒缓、充满希望的乐曲,半躺在躺椅上或在床上听。   在方式上您可以选择:1.准妈妈、宝宝一起欣赏音乐音响播放,距离扬声器1.5-2米,音响的强度55-66分贝;2.准妈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3-6岁孩子应该避免娇惯

Public xiaoxi2010 写于 2011-12-05

  1. 设定简单明了的规矩   你可以这样想:如果你把话说死,不留下重新解释的空间,就可以避免以后的争论。好好琢磨琢磨下面两句话的区别:“哦,好吧,你可以吃一块饼干。”(这给你的孩子留下了无穷的希望,也许要第二块也没问题哦!)和“你可以吃一块饼干,不过,不能再要第二块。就这样。”   2. 不管怎样都要坚持这些规矩   规矩就是规矩。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候:我们对孩子说不能再吃第二块饼干,可是之后又会劝告自己其实没必要这么苛刻。这里的窍门是眼光要放长远。也许这一次吃第二块饼干确实没什么问题,可是你真的想要每次你设定了一个规矩之后就来反悔吗?如果你第一次反悔,可能以后都会反悔。   3. 不要对孩子的乞求让步   这很好理解——一旦你这样做了,就等于是告诉你的孩子乞求这招儿好使,不是吗?   4. 让你的孩子说服你  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某样东西,而你还没想好要不要随他,那就让他给出充分的理由来吧。他想看喜欢的电视节目?如果他说他的作业都做完了,钢琴也练完了,你就完全可以放心地答应他嘛。   5.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提高智力多给宝宝一点颜色

Public xiaoxi2010 写于 2011-12-02

  “宝宝能看到东西了!”随着孩子慢慢睁开眼睛,家长们总会发出欣喜的呼叫。然而,家长们或许不知道,睁大双眼的宝宝根本看不到这个世界的色彩,因为要等到他们视觉发育成熟,还需要大约6年的时间。   宝宝早期认识色彩有两个阶段   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教授认为,宝宝早期认识色彩要经过2个时期,即黑白期和色彩期。   在不同时期,宝宝能感知到的色彩也各不相同。如果家长能抓住每个时期的特点,给予适当的色彩刺激,则不仅能够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,还能进一步增强智力潜能的开发,促使宝宝脑部更早发育,变得更聪明。   4个月前多看黑白   0—4个月是视觉发育的黑白期。在这段时间,宝宝看到的只是黑白两色,而且视物距离只有20—30厘米。所以,即便家长们拿出各种色彩的小玩意放在他面前,也只是徒劳,不如换一种更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得实用。   由于宝宝出生后最先看到的是妈妈的乳房,所以对靶心图像比较敏感。杨健建议家长,拿一些类似靶心的黑白玩具,在宝宝眼前来回晃动,以增强他们对黑白色调的敏感度。   当然,为了给孩子日后的视觉发育铺路,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评论: 1

国外最热门的“情商”教育

Public xiaoxi2010 写于 2011-11-30

  1、同情心和爱心   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同情心,一个9个月的婴儿在看到另一个婴儿啼哭时也会触景生情,毫不吝啬地落下眼泪,这是同情心最简单、最原始的表达方式。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,你应该帮助他在平常的生活和玩耍中进一步培养这种好的品质。你可以不定期地问孩子:为了让其它小朋友开心、快乐,你该怎样做?今天你怎么惹小朋友生气了?你为什么会这样做?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的融洽关系,培养孩子不断为他人付出爱心。   2、理财习惯   通过带孩子一起购物来让他潜意识中懂得每一元钱的价值,开始孩子还惊讶钱消失的那么快,现在他会明白并很高兴钱帮了他们这么多忙!另外,你可以把钱交给孩子(至少8岁的儿童),并让他买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。孩子第一次成为钱的主人并亲自支配它,一定会不知所措,你可以为他做一些精心的场外指导。告诉他如何合理地计划、支出这些钱。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,会使他终身受益。   3、专注与责任心   鼓励并尽量让孩子全身心地专注于一项爱好或课外活动,如果这星期各种活动蜂拥而至,她既要练芭蕾,又要弹钢琴,还要画画,孩子会身心疲惫,力不从心,结果是她可能什么都学不好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找准时机训练宝宝动手能力

Public xiaoxi2010 写于 2011-11-29

  动手能力1:学会使用筷子   最佳时机:如果宝宝可以握住蜡笔,并能用足够的力量在纸上画画时,意味着孩子的手指运动技能已经得到了充分发育,可以让他尝试用筷子和勺等餐具了。   训练方法:应多给宝宝自己动手用筷子夹菜和用勺子喝汤的机会,父母可以坐在宝宝的身边,让他自己体会要领,可以先从用筷子夹起豆角这些容易夹的食物开始。一旦宝宝学会自己动手吃饭,他对食物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。   提示:由于此时宝宝的年龄还不到2岁,父母应特别提防孩子被食物噎到的危险。因为只有到了2岁左右,宝宝才拥有一定的咀嚼能力。那些宝宝还不能咀嚼的食物,暂时不要让他夹着吃。   动手能力2:学用杯子喝水   最佳时机:通常宝宝在9个月左右就能用杯子喝水了。这时宝宝会发出一些信号,如当妈妈用玻璃杯喝水时宝宝会特别留意关注,或是他会做出咂舌头的动作。   训练方法:先给宝宝一个塑料杯子,杯子里的水要少,以免呛着宝宝;然后帮助他把杯口靠近嘴边,将水缓缓倒入自己的嘴里。当宝宝喝到水时,哪怕只喝到一点点,也要及时表扬他。在帮助宝宝掌握喝水动作之后,再渐渐地增加杯子里的水量,或把清水换成其他饮品。   提示: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怎样拓展宝宝的运动能力?

Public xiaoxi2010 写于 2011-11-25

  宝宝天生热爱运动,但受外出活动的安全因素、家庭活动空间的局限,多数宝宝的运动能力得不到正常发展,魄力与探索精神也受到抑制。   宝宝出生几周到3个月,肌肉缺少力量,但有了最初的发展,您要侧重颈部运动,通过呼唤让他转动脖子,俯卧时用玩具或铃铛吸引他抬头;还要帮助他翻身、做手脚被动操。   3-6个月龄,孩子胳膊与腿的肌肉有了力量,您可以帮助他学会侧身与翻身,从仰卧到俯卧,锻炼较长时间的抬头;用手给脚底施压刺激抬脚蹬腿;提供玩具,使他从握拳姿势到使用手指,经常做手眼运动。   6-12个月龄,是孩子从爬行到走路的阶段,对周边事物的探索欲望催促着他运动能力的快速发展,从独立坐、爬行、站立到行走,要充分培养孩子对运动的热爱。   12-24月龄,是孩子从走路到会跑的阶段,世界一下子拓宽了,具有更强的探索与冒险精神,也是您培养孩子大运动的关键期:带他攀爬、滑滑梯、奔跑、跳跃等。   24-36月龄,孩子开始喜欢群体性的运动,对运动似乎永无疲倦,您要每天让他外出,与孩子们自由地玩耍,不怕脏和小冲突。可以到游乐场所,参加富有想象力与冒险精神的群体活动。摘自恒初早教。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妈妈要当好孩子的自信教练

Public xiaoxi2010 写于 2011-11-21

  让无数妈妈们困扰的是:早上醒来,孩子依然喊着不想上学,爱乱发脾气,不爱搭理人……对此,著名教育心理专家肖峰解释,孩子们这些反常的症状其实都是“厌学综合征”捣的乱,在此期间,妈妈们不需要过于责怪,取而代之的是需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慢慢地调整好状态、从而自信饱满地上学。   孩子不自信,妈妈多警觉   不少家长都会忽视孩子的自信问题,缺乏和孩子的沟通和对孩子的鼓励。近期网易就“中国儿童的自信现状”对近万妈妈进行了调查。调查结果不容乐观:过半的妈妈测试后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够自信!   对此,教育心理专家肖峰表示,出现此反差最主要的原因,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有质量的亲子互动。同时,家长们在培养孩子自信的过程中,过分关 注孩子的成绩或者技艺,而忽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,其实孩子与否,将直接影响到他是否能够适应集体生活,是否能够在学校有较 好的表现。   肖峰老师进一步介绍,在新学期,不自信的孩子最明显的一些举动是装病不肯上学,不爱搭理人,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等,但并不是有这些症状才代表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